![]() |
近幾天來,每天清晨,鳳凰村的村民們便背起背簍,拿著鐮刀,來到高粱地里收割高粱?!斑@段時間天氣太熱,我們就在早上5點來收高粱。”村民吳黎明說。
走進高粱地里,比人還高出一頭的高粱穗垂墜著,吳黎明彎著腰,左手摟住一把高粱桿,持著鐮刀的右手索地割下高粱桿,將其放置在地上,隨后繼續(xù)向前收割。不一會兒,一大片高粱便躺在了地上,吳黎明稍作休息后,將收割了的高粱穗疊放在背簍里。“背回去的高粱穗要放在壩壩上曬。背著高粱的吳黎明告訴記者,他家今年預(yù)計能收3200斤高粱,按照3.5元/斤的價格,刨去成本,能收入1萬元左右。
在鳳凰村,像吳黎明一樣種植高粱的村民共有100余戶。村支書向超更是有名的高粱種植大戶,他帶領(lǐng)村民種植高粱,不斷增加收入?!敖陙恚伊鬓D(zhuǎn)了13.4公頃土地種植高粱,還開了一家高粱酒廠,實行自產(chǎn)自銷,今年預(yù)計能釀3萬公斤高粱酒?!毕虺榻B,自家的高粱地和酒廠為村民們提供了不少的就業(yè)機會,去年一年的勞務(wù)費支出有8萬余元。